哈工大报讯(刘忠奎 冯健 文/图)1月16日,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罗雷尔博士一行来校交流访问,并于17日上午在逸夫楼(邵馆)二楼报告厅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《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》的报告。 周玉副校长、物理系主任孙秀冬、副主任霍雷,物理系党总支书记张宇等出席了报告会。在报告开始之前,周玉副校长会见了罗雷尔博士,并与其探讨了学术、科研问题。报告会开始之前,周玉致欢迎词,他首先对罗雷尔博士的到来表示感谢,并介绍了罗雷尔博士在科研上取得的重要成绩。 在报告中,罗雷尔博士从纳米科学“可持续”的新的定义;纳米力学的应用;纳米尺度与通常所说宏观微观尺度的不同;纳米科学在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应用,尤其是在信息存储方面的优越特点等几个方面作了报告。报告结束后,罗雷尔博士寄语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: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,要做任何感兴趣的事,不要只听命于他人;要富有创造性。 在校访问期间,罗雷尔博士游览了冰雪大世界与雪雕,欣赏了哈市的冰情雪韵,他还参观了实验室、航天馆,并受到了王树国校长的会见。
罗雷尔简介: 罗雷尔博士于1963年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,加入新成立的IBM苏黎世实验室,在1986~1988年期间担任 IBM 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物理科学部门主任。早期,他主要从事本多(Kondo)系统在脉冲磁场中的磁阻问题、反铁磁物质的相变和临界现象、核磁共振等研究工作;七十年代末开始转向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工作。 1982年, 罗雷尔博士与他的同事Gerd Binnig博士成功地研制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(STM)。STM 的发明引起了科技界的巨大轰动,被迅速地应用于生物学、医学、表面物理、表面化学和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,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人们用它测定了表面层原子的排列,测出了表面层原子的高低起伏,从而打开了活体显微研究的大门。由于 STM 这一伟大发明,罗雷尔博士和Binnig博士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周玉副校长与罗雷尔博士交流

周玉副校长讲话

罗雷尔博士作报告

与会领导

报告会现场

合影留念

会议现场


参观实验室